欢迎访问汉语文献网!
汉语文献网-精心整理字词成语的网站!
当前位置:主页 > 成语大全 > 描写心情的成语 > 笑的成语 > 成语列表

表示笑的成语

表示笑的成语有笑逐颜开、五十步笑百步、说说笑笑、啼笑皆非、笑骂从汝、眉开眼笑、嬉笑怒骂、哈哈大笑、笑容可掬、笑容满面、胁肩谄笑、谈笑自若、破涕为笑、哄堂大笑、千金买笑、烘堂大笑、笑骂由他笑骂,好官我自为之、笑中有刀、笑里藏刀、贻笑大方、千金一笑、不苟言笑、捧腹大笑、笑面夜叉、等。以下为表示笑的成语的详细解释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  • 笑逐颜开

    笑逐颜开汉语拼音xiào zhú yán kāi笑逐颜开的解释逐:追随;颜:脸面,面容;开:舒展开来。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。形容满脸笑容,十分高兴的样子。笑逐颜开造句或示例他们听到这个好消息,一个个笑逐颜开。笑逐颜开的典故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四十二回:“宋江见了,喜从天降,笑逐颜开。”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4-13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五十步笑百步

    成语“五十步笑百步”怎么读拼音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结构:六字成语 “五十步笑百步”是什么意思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。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,只是程度上轻一些,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。成语“五十步笑百步”历史典故梁惠王对孟子说:“我对管理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3-24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说说笑笑

    说说笑笑拼音shuō shuō xiào xiào 说说笑笑的意思 有说有笑,连说带笑 结构:AABB式四字成语 说说笑笑造句或示例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2回:“还象适才坐着,大家说说笑笑,岂不斯文些儿。” 说说笑笑成语故事 贾府热闹非凡,贾母开宴庆生日,贾政陪贾母一起玩闹、猜谜与讲笑话,大家十分高兴。贾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4-20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啼笑皆非

    啼笑皆非拼音tí xiào jiē fēi 啼笑皆非是什么意思 哭也不是;笑也不是。形容人的行为既令人感到难堪;又令人觉得可笑。皆非:都不是。 啼笑皆非造句或示例 刘久发啼笑皆非地站起来了。(沙汀《烦恼》) 啼笑皆非成语故事 南朝陈将要灭亡,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不能相保,就将铜镜一分为二,双方各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4-20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笑骂从汝

    笑骂从汝拼音xiào mà cóng rǔ 笑骂从汝的意思 汝:你。指对他人的讥讽置之不理 笑骂从汝造句或示例 走我自己的路,笑骂从汝吧 笑骂从汝成语故事 北宋时期,王安石推行新法,邓绾想巴结王安石就上书宋神宗赵顼,露骨地吹捧王安石等人像伊尹、吕尚一样,推行青苗法、免役法深得人心。王安石将他推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4-20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眉开眼笑

    成语“眉开眼笑”怎么读拼音méi kāi yǎn xiào“眉开眼笑”是什么意思开:舒展。眉头舒展,眼含笑意。形容人高兴愉快的样子。“眉开眼笑”历史典故及出处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二折:“彼见昨日惊魂魂魄,今日眉花眼笑。”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4-16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嬉笑怒骂

    嬉笑怒骂拼音xī xiào nù mà 嬉笑怒骂的意思 嬉:戏乐。指由各种感情产生的不同表现。 嬉笑怒骂造句或示例 设科之嬉笑怒骂。如白描人物,须眉毕观,引人入胜者,全借乎此。(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 凡例》) 嬉笑怒骂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,苏东坡在黄冈赤壁过生日,忽闻江上笛声悠扬,派人一问才知是进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4-20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哈哈大笑

    成语“哈哈大笑”怎么读拼音hā hā dà xiào AABC式“哈哈大笑”是什么意思形容开怀的大笑起来。形容非常开心。成语“哈哈大笑”造句动物园里猴子上蹿下跳的样子逗得游人哈哈大笑。他说了很多俏皮的话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。成语“哈哈大笑”的近义词开怀大笑 捧腹大笑成语“哈哈大笑”的反义词闷闷不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3-24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笑容可掬

    成语“笑容可掬”怎么读拼音xiào róng kě jū“笑容可掬”是什么意思掬:双手捧取。形容笑容满面。形容人很高兴的样子。成语“笑容可掬”历史典故 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五回:“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,笑容可掬,焚香操琴。”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3-24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笑容满面

    成语“笑容满面”怎么读拼音xiào róng mǎn miàn“笑容满面”是什么意思满脸洋溢着喜笑的容颜。形容内心欣喜、满脸和悦的神态。“笑容满面”历史典故及出处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十六:“张劭笑容满面,再拜于地。”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4-21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
汉语文献网内容来源于网友分享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!网站备案号:冀ICP备2023001170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