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汉语文献网!
汉语文献网-精心整理字词成语的网站!
当前位置:主页 > 成语大全 > 含有数字的成语 > 五的成语 > 成语列表

含有数字五的成语

含有数字五的成语有五内俱崩、五十步笑百步、五里雾中、四分五裂、五里雾、三令五申、五羖大夫、十浆五馈、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、不为五斗米折腰、五行并下、五色斑斓、五彩缤纷、五色缤纷、五光十色、五世其昌、五月粜新谷、一五一十、三五成群、五斗折腰、过五关斩六将、五日京兆、学富五车、五色无主、五经扫地、五颜六色、三纲五常、五谷不分、五谷丰登、二五耦、五花八门、五彩斑斓、等。以下为含有数字五的成语的详细解释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  • 五内俱崩

    五内俱崩汉语拼音wǔ nèi jù bēng五内俱崩含义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。形容极度哀痛。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3-24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五十步笑百步

    成语“五十步笑百步”怎么读拼音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结构:六字成语 “五十步笑百步”是什么意思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。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,只是程度上轻一些,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。成语“五十步笑百步”历史典故梁惠王对孟子说:“我对管理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3-24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五里雾中

    五里雾中拼音wǔ lǐ wù zhōng 五里雾中释义 比喻模糊恍惚、不明真相的境界。 五里雾中造句或示例 郭沫若《关于非正式五人小组》:“对于政协各项协议不大明了的朋友,或许到现在都还在五里雾中吧。” 五里雾中成语故事 汉朝时期,成都人张楷会道术,能在晴天造出方圆五里的云雾。云雾迷漫,特别壮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4-20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四分五裂

    四分五裂拼音sì fèn wǔ liè 四分五裂的意思 形容不完整;不集中;不团结;不统一。 四分五裂造句或示例 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,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,四分五裂,而不可收拾。(严复《论世变之亟》) 四分五裂成语故事 战国后期,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,其他诸侯国害怕秦国强大就采取合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4-20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五里雾

    五里雾拼音 wǔ lǐ wù五里雾含义比喻模糊恍惚、不明真相的境界。五里雾的典故《后汉书·张楷传》:“性好道术,能作五里雾。” 结构:三字成语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3-24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三令五申

    成语“三令五申”拼音sān lìng wǔ shēn“三令五申”释义令:命令;申:表达,说明。多次命令和告诫。成语“三令五申”典故春秋时,有个著名的军事家叫孙武,吴王为了试试他的才能,从宫中选出一百八十名宫女,让孙武训练。孙武命令宫女手拿着长戟(古代一种兵器)并且分成两队,并且让吴王最宠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3-24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五羖大夫

    五羖大夫拼音wǔ gǔ dà fū 五羖大夫解释 羖:公羊。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。 五羖大夫造句或示例 唐·赵蕤《反经·是非》:“子之观我理秦,孰与五羖大夫贤乎?” 五羖大夫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,晋献公用碧玉骏马向虞国行贿借道灭掉虢国与虞国,俘虏虞国大夫百里奚,并将他作为奴隶陪嫁到楚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4-20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十浆五馈

    十浆五馈拼音shí jiāng wǔ kuì 十浆五馈是什么意思 典出《列子 黄帝》:“子列子之齐,中道而反,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:‘奚方而反?’曰:‘吾惊焉。’‘恶乎惊?’‘吾食于十浆,而五浆先馈。’”谓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。本谓卖浆者争利,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。 十浆五馈造句或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4-20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

    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怎么读拼音 má què suī xiǎo,wǔ zàng jù quán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的意思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,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。结构:八字成语 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造句你别看我们那个生产小组,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。(茹志娟《如愿》)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3-24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  • 不为五斗米折腰

    成语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汉语拼音 bù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结构:七字成语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解释五斗米:晋代县令的俸禄,后指微薄的俸禄;折腰:弯腰行礼,指屈身于人。比喻为人清高,有骨气,不为利禄所动。成语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故事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、清...

    发布于:2023-03-24

    查看完整释义

汉语文献网内容来源于网友分享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!网站备案号:冀ICP备2023001170号-2